Friday, June 21, 2013

戲說天安門


天安門本是明朝皇城的正門﹐那時叫作承天門﹐有承天啟運的意思﹐皇帝就是受命的天子。門裡的紫禁城是皇家重地,閒雜人等不得接近﹐老百姓更不可能隨便進出。直到有一天神聖的規矩被打破﹐有個自稱闖王的流寇率眾闖進承天門﹐進入皇城的內殿。皇帝老子從後門逃到萬歲山﹐半路慌忙﹐掉了一隻鞋。光著腳丫﹐皇帝跑不動﹐自覺前途茫茫沒指望﹐便找棵槐樹上了吊。這一吊﹐不但死了三十三歲的崇禎﹐也絕了漢族的皇種。從此以後﹐中國就沒有漢人再當過皇上。


流寇畢竟是流寇﹐不懂得安份﹐只精打架。俗話說﹐既來之﹐則安之。李自成本該棄攻轉守﹐管好承天門。但他沒有看門的本事﹐覺得皇城不怎麼好玩﹐龍椅沒坐熱﹐貪玩的本性又蠢蠢欲動﹐於是奪門而出﹐率兵討伐吳三桂。吳三桂打不過流寇﹐又沒後路可逃﹐乾脆開了關﹐引入清兵﹐造成天下局勢的翻轉。

李自成不敵入關清軍﹐一路敗退﹐只得棄京。臨走燒了承天門﹐多少有點 ‘老子得不到﹐你也休想’ 的心態。燒就燒唄 ﹗入關的清廷哪在乎。在承天門原址﹐蓋座更雄偉的正門﹐改叫天安門。萬歲山也被改名成景山。

天安﹐天安﹐安不到三百年﹐義和團就引來八國聯軍。光緒慈僖學了乖﹐不上萬壽山。兩人穿了雙好鞋﹐想想既然東不安﹐就決定往西安逃。這一回﹐換批外國人進入紫禁城。

藍眼珠看東西﹐天生就不一樣﹐瞧那龍椅不知是啥玩意兒。撿了花瓶字畫當寶貝﹐沾沾自喜地滿載而歸。光緒賠了款﹐終於坐回龍椅。

然而天門一旦開始不安﹐清廷的後戲就難以續唱。十二年後﹐光緒的老婆隆裕皇太后在天安門頒詔書﹐讓六歲的溥儀退位。從此以後﹐中國就沒有人再當過皇上。

皇權雖然從此沒落﹐但天安門的好戲卻沒停止。二十世紀的天安門戲臺﹐轉了個身﹐從門裡搬到門外。雖然換個位置﹐演出的卻還是攸關天下安危的大戲。

一九一九年的五四運動﹐一九四九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﹐文化大革命期間全國各地串連而來的紅衛兵﹐一九八九年的六四事件。歷史的重頭戲﹐齣齣轟轟烈烈﹐幕幕驚心動魄﹐全都在這舞台上演。
 


我靜靜地站在天安門廣場﹐感受到歷史的動脈﹐滲入髮膚﹐串流體內的血液﹐震蕩著全身。閉上眼睛﹐讓一幕幕的戲在腦海裡重新回味。

廣場中央的人民英雄紀念碑﹐曾經是六四運動的學生指揮部﹐如今不再對外開放﹐有守衛的武警站崗。照片中遠處背景的建築是中國國家博物館。


時代的巨輪不曾休停﹐歷史的腳步無法駐足。天安門的戲還是要繼續上演﹐就像廣場每天晨昏的升降旗。

我們到北京的這一天﹐雖是個平常日子﹐但廣場的日落降旗儀式﹐還是擠滿圍觀的人潮。層層疊疊﹐圍著厚厚一大團人﹐大部份人看到的都是別人的後腦袋。背景的建築是人民大會堂。



降旗儀式一結束﹐公安就清場驅散廣場上的群眾。雖然天安門的形像﹐被定格在現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徽中央﹐但是留在許多人的腦海中﹐天安門的形像﹐卻是六四爭民主的一幕。廣場或許可以被公安清乾淨﹐但又如何清場人的腦袋﹖


歷代皇朝天子的幽魂﹐是否還會回到紫禁城上﹐觀看天安門演出的下一場好戲﹖佔了前排座位的毛主席﹐是否有興趣聆聽天安門廣場另一場民歌的演唱﹖



天安門廣場的南端是正陽門﹐俗稱前門﹐我們搭地鐵﹐就是在前門站下車。城樓巍峨浩大﹐但我們到的那會兒﹐卻是一片空蕩蕩﹐了無遊客。斜後方的是箭樓﹐皇城禦敵的第一線。

其實兩樓正對﹐位在京城的南北中軸線上。看起來﹐之所以斜﹐是因為照相的位置和角度。

2 comments:

  1. 毛澤東紀念館(?)我還沒看過,據說是仿效DC的林肯紀念堂蓋建的。看起來的確神似。

    去天安門那年還太年輕,沒有歷史概念,倒是在西安時,面對”長安”大道,腦海浮現唐朝的錦繡年代。

    經光年兄這麼一說,天安門也變得很有”戲”了!..^^

    ReplyDelete
  2. 北京天安門前﹐也是一條長安街﹐十分的寬廣﹐有五來五往的十線車道﹐加上裝飾美麗的行人道﹐號稱神州第一街。

    我走在長安街上﹐見車水馬龍﹐人流不息﹐覺得相當現代化。只有打從皇城牆下經過﹐才有歷史的感覺。

    ReplyDele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