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July 14, 2013

閒遊舊金山 - 渡輪碼頭(Ferry Building)


 近些年﹐遊客到舊金山﹐即使不搭渡輪﹐也往碼頭晃一遭﹐逛一回。地處 Market Street 盡頭的渡輪大廈(Ferry Building)﹐已不靠輪渡吸引遊客﹐本身自成一個新興的觀光景點。附近聚集無數美食餐廳﹐這年頭﹐到碼頭吃飯的人﹐要比搭船的多更多。 



 
一百五十年前﹐美國東岸的南北內戰方興未艾﹐西岸的加州卻面臨不一樣的難題。一八四九年﹐加州的金礦被發現﹐引發一股無法阻擋的熱浪﹐源源不斷地湧入移民潮流。一八六三年﹐富豪史坦福在州長任內﹐推動兩項擴展交通的計劃﹐一項是開建橫越新大陸的鐵路﹐另一項就是成立舊金山港務局﹐掌控水運客貨的輸送。

東西兩岸的鐵路通車之後﹐嚮往加州﹐迢迢西進的人們﹐不用再搭蓬車﹐顛簸數月地趕路﹐冒遙途拼命的風險。火車運輸既快速又安全﹐引來一批又一批的新移民。然而他們前往舊金山的最後一段行程﹐就得下火車﹐靠渡輪完成。直到雙腳踏上舊金山的渡輪碼頭﹐才算抵達長途遠征的終點站。
 
一八九八年﹐用鋼筋新建的渡輪大廈﹐取代原有的木料建築。渡輪大廈在二十世紀度過兩次嚴厲的考驗﹐歷經一九零六年和一九八九年的大地震﹐安然無恙。在客運的高峰期間﹐渡輪大廈每天大約有五萬名乘客在此進出。
 
一九三六年﹐奧克蘭與舊金山之間的港灣大橋 (Bay Bridge)建成。人們開車穿梭大橋往返﹐取代渡輪原有的運輸功能。渡輪大廈因此漸趨沒落﹐風光不再﹐被人遺忘了大半個世紀。
 
因禍得福﹐一九八九年的大地震﹐震出渡輪大廈的新生。渡輪大廈前的雙層高架快速公路被地震震壞﹐遭到拆除﹐舊金山因而整頓規劃沿岸的碼頭地區。通過美容手術﹐浴震重生的渡輪大廈被裝飾成現代商家市集的新風貌﹐再度吸引二十一世紀的遊客。
 





(甘地銅像近照 - 係重遊補貼)

"Non-Violence is the greatest force at the disposal of Mankind. It is the supreme law. By it alone can mankind be saved." - Mahatma Gandhi

 寂寞的甘地銅像﹐孤零零地獨步在渡輪大廈後面的停車場中。一生主張和平無暴力的訴求﹐甘地手中的持杖﹐卻被舊金山歡慶勝利奪杯的棒球迷打斷過。鼻樑上的眼鏡也有五度被偷的記錄。







本來沒有想貼人像的念頭﹐但這張飛鳥搶鏡頭的相片﹐頗為有趣﹐不貼覺得有些可惜。後方的尖頂建築﹐是舊金山的地標Transamerica Pyramid。

1 comment:

  1. 哈哈哈! 光年兄現身了? 幸會!幸會!...^^

    一系列照片看到的還是加州的陽光,給人和風煦煦的感覺!

    ReplyDele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