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August 15, 2013

不容凋零的四五精神 (二) 老兵不死

亂世出英雄。


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日本對決﹐美國太平洋戰爭的靈魂人物﹐就屬盟軍的指揮官麥克阿瑟上將。一九四一年珍珠港事變時﹐麥克阿瑟駐菲律賓任遠東軍司令。雖然初期的太平洋戰況對美軍不利﹐麥克阿瑟丟失菲律賓﹐仍得到羅斯福總統的支持。

麥帥指揮及執行太平洋戰場末期蛙跳擇島的反攻戰略﹐先是菲律賓戰役﹐後有悲壯的沖繩島戰役﹐雙方傷亡慘重。日本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﹐孤注一擲﹐使出神風特功隊﹐大和艦海上特攻沉沒﹐海島淪陷﹐守將紛紛切腹﹐甚至逼迫百姓集體自殺。



台灣處在腥風血雨的途徑﹐卻安然無事。戰爭的風暴﹐擦過寶島的邊緣﹐忽悠而去﹐只因一人報復心切。太平洋戰爭初起﹐麥克阿瑟丟失菲律賓﹐退到澳洲﹐留下一句麥氏傳世名言﹐“ I shall return ﹗”

根據盟國海軍原先的跳島反攻計劃﹐本來選擇佔領台灣作為攻擊日本本土的跳板。但麥帥對曾經從手中失去菲律賓一事耿耿於懷﹐決心履行誓言。他力排眾議﹐決定以收復菲律賓為緊要目標﹐於是美軍放棄攻打台灣﹐改選登陸菲律賓與琉球為軍事行動的目標。



“We have returned”﹐麥帥親自涉水﹐登陸菲律賓﹐一九四四年十月二十日。

一九四五年四月﹐小羅斯福總統腦溢血過世﹐上任不到三個月的副總統杜魯門繼任。麥克阿瑟對這位缺乏軍旅歷練﹐臨時空降的三軍統帥﹐有些不服氣。鑒於美軍在沖繩島戰役損失五萬精兵﹐登陸日本本土作戰﹐勢必付出更慘烈的代價。杜魯門決定動用核武﹐八月六日廣島﹐八月九日長崎﹐兩顆原子彈﹐迫使日本八月十四日同意投降。

戰後五年﹐麥克阿瑟任駐日司令﹐極力保留天皇裕仁﹐使其不受戰犯審判。一九五零年韓戰爆發﹐北韓南攻﹐漢城淪陷。先是美國出兵參戰﹐麥帥指揮仁川登陸﹐扭轉戰局。後有中國人民志願軍南下抗美援朝﹐使出人海戰術﹐雙方呈拉鋸的態勢。

麥克阿瑟是個軍人﹐有戰必求全勝﹐他力主直接攻擊中國大陸﹐準備在東北動用核武﹐並由蔣介石反攻大陸牽制共軍﹐迫其兩面作戰。杜魯門反對戰局擴大﹐深怕戰爭失去控制﹐授以蘇聯攪局參戰的藉口。杜魯門與麥克阿瑟的意見不合﹐招到麥帥公開批評。

杜魯門氣急敗壞﹐對不聽指揮的元帥忍無可忍﹐就開除麥克阿瑟指揮官的職責。杜魯門既不喜歡麥克阿瑟﹐也不喜歡蔣介石。他派第七艦隊到台灣海峽協防保護﹐其實也就近監視國軍﹐預防台灣反攻大陸。

牽一髮而動全身﹐若是當初歷史的互動﹐稍微偏離一下現實的軌道﹐就會導致全然不同的結局。那麼我們身陷其中的戰後島民﹐也難免受到波及﹐無法避免影響﹐或許會有一個與今天截然不同的人生。誰能知道﹐那又會是啥個模樣﹖

一代英雄﹐悄然隱去。即使離開了這個世界﹐依然呼風喚雨。我們身歷其境﹐可以感覺那陣風﹐那絲雨。

一九五一年四月十九日被解職的麥帥在國會大廈發表演說﹐結尾提起一句軍歌的歌詞:“老兵永遠不死,只是悄悄凋零。”(Old soldiers never die, they just fade away)這句被引用的話也因此成為歷史的名言﹐也有後人為此作曲。



 十字路口﹐老兵坐上吉普﹐準備開赴東京戰場。

二次大戰獻出生命的英雄﹐搭著光陰的列車﹐駛進了歷史。


即使坐著輪椅﹐也不缺席。身軀已被歲月掏空﹐但歷史不容遺忘。

凋零的老兵﹐發揮不死的精神﹐由後代晚輩手持遺像﹐也參與遊行。

老護理被年輕的護理兵攙扶著﹐興致勃勃地走著﹐好像年輕幾許。

各式兵種的老兵都有代表﹐參與生命中機會尚存的年度盛會。


四十年代的音樂響起﹐老兵起舞﹐步伐徐緩﹐心中必是感慨萬千。

2 comments:

  1. 小時候背麥帥的為子祈禱文,深深被這位蓋世英雄吸引,雖然不懂歷史,不懂戰爭,只知這位將軍是”挺”台灣的...就對他很是崇拜。

    怪來怪去都怪小羅斯福,怎麼可以在緊要關頭腦溢血而亡?連帶害得台灣反攻被阻...從小就一直聽說,韓戰是台灣反攻的最好時機,也是台灣獨立的最好時機,可惜我們都錯過了。

    ReplyDelete
  2. 小羅斯福(富蘭克林)是美國歷史上唯一連任超過兩屆的總統﹐他在第四任內去世。

    一九二一年八月﹐近四十歲的小羅斯福﹐在加拿大度假時感染小兒麻痺症﹐下半身完全癱瘓﹐是一位輪椅總統。到一九四五年﹐六十三歲的美國總統已極度衰竭。全世界對小羅斯福的去世﹐感到最高興的﹐莫過於希特勒。

    一九五一年﹐美國憲法第二十二修正案正式生效﹐從此總統職務的任期﹐規定不得超過兩次。小羅斯福的連任記錄將永遠無法被後人打破﹐除非憲法再被修正。

    美國社會保險制度 (Social Security) 就是在小羅斯福總統任內建立的。

    ReplyDelete